网络侵权案频发,内容审核筑起权益防线

发表时间:2022-05-26 11:52作者:小蓝
文章附图

互联网时代,网络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在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日益繁多,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侵权风险的增加。公民的财产安全、名誉权等权益的保障对互联网的安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权益防线.jpg


2022年1月13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互联网民商事审判年度报告暨十大典型案例。报告指出,自媒体、新媒体被诉侵权的案件量逐年攀升。

报告显示,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中,名誉权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类案件数量大幅上升。涉网络侵权类二审案件中,肖像权纠纷案件目前仍占比较高,约占该院受理网络侵权类二审案件的58%,除此之外,名誉权纠纷、隐私权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类纠纷上升态势较为明显。

个人自由与他人的权利保护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这一点在网络言论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粉丝经济、流量经济的发展,网络言论侵权事件不断呈现出新特征,饭圈文化以及由饭圈文化引发的网络暴力和畸形侵权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存在价值观失准、有违社会基本公序良俗和道德伦理的倾向,应当引起重视。

面对网络侵权案件频发的现实情况,广大网民应自觉遵守网络空间的规则,同时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是仅仅依靠网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承载传播信息的平台也应履行监管责任,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内容审核,将侵权事件扼杀在萌芽之中;监管平台上的言论,进行文章合规性检测,防止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传播。蓝太平洋新媒体内容审核校验平台能够对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监测,有效提升平台的监管效率。蓝太平洋致力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让内容审核筑起人民群众的权益防线。


参考资料:

[1] 北京四中院: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中,自媒体、新媒体被诉量攀升.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2-01-13]



分享到: